薛镇宇 陈玲 詹前才
口腔白斑是公认的口腔癌前病变。目前口腔白斑病因尚不清楚, 其预后受白斑部位、大小、病理特点等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口腔白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口腔白斑的研究进一步标准化, 学者们提出了LSCP 分期体系。该体系从损害大小、损害部位、临床类型和病理学特点等方面对口腔白斑病进行描述, 根据LSCP 不同级别把口腔白斑分为4期, 分期越高, 其癌变的危险性越大, 针对不同的分期, 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Ⅳ期白斑是最危险的白斑, 应该给予积极治疗。我们试用LSCP 分期体系,对18 年来在广州市南粤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专科医院就诊的209 例经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白斑癌变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综合分析, 并对LSCP 分期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推荐阅读:我院发布:61 9 人口腔白斑调查报告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1981 年10 月~ 1999 年10 月在广州市南粤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专科就诊的口腔白斑患者209 例。其中男性120 例, 女性89 例, 年龄24 ~ 83 岁, 病程1 ~ 20 年。诊断标准参照1996 年正式发布的口腔白斑诊断标准 。排除了短期就诊组织病理学检查即为鳞癌的病例, 受试对象均为肯定性白斑, 不包括烟斑、扁平苔藓和局部原因明确的白色损害。
2 .研究内容和方法:对209 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家族史、吸烟、饮酒史和发病史通过问卷法获得。临床病历检查记录其病损大小、临床分型和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可能影响白斑癌变的因素作为自变量, LSCP 分期作为应变量进行有序的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分析这些因素在LSCP 分期中为Ⅳ期白斑的患者相对于Ⅰ 、Ⅱ 、Ⅲ期白斑患者的危险性大小, 从而预测其癌变的危险性大小。由于这些自变量因素较多, 首先进行单因素χ2 检验, 进行自变量的筛选, 判断性别病史、吸烟和饮酒、白斑发生情况(单发、多发)、白斑发生部位[ 舌腹或(和)口底、其余部位] 、病损直径、临床分型(均质型、疣状型、颗粒型、溃疡型)及病理分型(单纯增生或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各因素在各临床分期间差异是否有显著性, 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自变量, 再进行有序的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计算这些因素分为Ⅳ期白斑的相对危险度(OR 值)及95 %可信区间(95 %CI),。所有统计方法均用SAS 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本院口腔白斑康复病例[真实治疗前后对比图]
结果
从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出, 性别、部位、损害类型及病理分型这几种因素对LSCP 分期的临床分级均有显著影响。将性别、部位、损害类型及病理分型选入模型, 进行有序的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进一步对各因素相对危险度及可信区间进行分析。结果提示, 性别、白斑部位、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均对分级有显著的影响, 女性患者分为Ⅳ期白斑的危险性是男性的2.49 倍, 舌腹或(和)口底部位分为Ⅳ期白斑的危险性高于其他部位。在各临床分型中, 以均质型为基础水平, 疣状型的危险性大于其他各型, 是均质型的10.00 倍。在病理分型中将单纯和轻度增生作为基础水平, 中度和重度异常增生的危险性分别为基础水平的276.48 和499.55 倍。从各因素的参数估计β 值来看, 重度异常增生β 值为6.213 7(P <0.01), 该因素对LSCP 分期的影响最大(表1 , 2)。
讨论
口腔白斑的癌变机制复杂, 癌变率约为3 %~15 %, 其预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目前临床治疗白斑的效果有待提高, 因此流行病学的长期纵向观察是监测其癌变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对口腔白斑恶变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确定高危险性口腔白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发现, 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吸烟时间延长及患病时间增加, 癌变率增高 。在临床分型中疣状型、颗粒型、溃疡型白斑更易癌变。发病部位以舌缘、口底、口角联合区等部位癌变倾向大 。组织病理中有异常增生和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损癌变可能性更大。LSCP 分期体系的提出是有关口腔白斑病研究的全新概念。但是, 该体系的实用性还有待临床检验。本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性别、部位、损害类型及病理分型, 对临床分级有显著影响。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患者中的女性、舌部或口底白斑、疣状白斑、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对LSCP 分期影响较大。女性分为Ⅳ期的危险性是男性的2.49 倍。舌腹或(和)口底部位分为Ⅳ期白斑的危险性高于其他部位。临床分型中以疣状白斑分为Ⅳ期的危险性最高, 是均质型的10.00倍。在病理分型中, 将单纯增生和轻度异常增生作为基础水平, 重度异常增生LSCP 分期最高, 其分为Ⅳ期的危险性是基础水平的499.55 倍, 中度异常增生为276.48 倍。重度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是对LSCP 分期贡献最大的危险因素, 与研究报道一致。
从本组资料分析结果看LSCP 分期体系可以很好描述口腔白斑损害的特点及癌变可能。再结合我们筛选的其他危险因素如性别等因素, 运用统计学概率的方法, 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口腔白斑损害癌变的潜力大小, 甚至可以定量计算在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存在的前提下的癌变概率, 据此筛选高危人群, 指导临床追踪观察, 并能够协助选择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