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定义为“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定义的损害特征,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因此被公认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7%~15%,非均质性白斑可达15%~40% 【详细】
口腔白斑是由匈牙利皮肤科医生Emo Schuimmer 于1887 年首先命名的。它是口腔粘膜上的一种不能诊断为任何其他疾病的、明显的白色病变, 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其癌变率为7%~15% 【详细】
相信大多数人都熟悉口腔溃疡,而对于口腔白斑可能都并不了解,结果有的患者往往把这两种口腔疾病所混淆,这对于治疗是非常不利的,下面我们就请广州市南粤医药研究所口腔黏膜专科医院口腔黏膜疾病专家 【详细】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的最新定义是在1996 年瑞典Uppsala 国际口腔白色病损会议上作出的,定义为"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的特征,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详细】
口腔白斑是公认的口腔癌前病变。目前口腔白斑病因尚不清楚, 其预后受白斑部位、大小、病理特点等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口腔白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口腔白斑的研究进一步标准化, 学者们提出了LSCP 分期体系 【详细】
口腔粘膜白斑为口腔科常见疾病, 因其可能恶变, 所以已引起口腔科临床医师的注意。广州市南粤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口腔黏膜专科为机关干部体检时, 曾有计划地对61 9名受检者作了口腔白斑调查 【详细】